发布时间:2021-04-23 06:45:47 发布人:中煤地质
所有采煤工作面均实现采煤机记忆截割和远程控制、支架自动跟机和远程控制、地面调度室对井下设备一键启动……
近两年来,山能枣矿柴里煤矿深入践行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理念,坚持无人则安、少人则安、短时则安,向“完整智慧系统、全面智能运行、人机融合协同”加速迈进,探索出一条“过程自动化、流程高效化、操作少人化、管理信息化、队伍专业化”智能化发展新模式,让暮年老矿活力迸发。
工作中的采煤机司机
记者在百米井下的23下616工作面集控室看到,采煤机司机摁下总控台启动按钮,相隔数百米的采煤机进入自动驾驶状态,流畅自如地割煤、牵引,埋藏在地下的“乌金”如流水般通过胶带输送机涌向地面。
“这在以前可真是不敢想,一键就可以实现这么多智能功能。过去,一个工作面三四十名工人没白没黑地忙活,现在只需要三分之一人力,正规生产循环率达到95%以上,矿工在井下工作的安全系数越来越高。”综采工区党支部书记胡珍自豪地说,他是1991年入职的,那年月,靠打眼放炮从石头缝中抠煤,全凭一膀子力气用大铲子攉煤。后来,上了高档普采,用上了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,使用采煤机割煤装煤,体力劳动就轻多了。现在,矿工坐在井下集控中心一键启动采煤机、智能机器人自动巡检、掘进工作面实现远程操控。
胡珍说,每次升井后,矿上连胶靴烘干这种小事儿都考虑到了,让大家享受到一条龙的贴心服务。安全生产、体面劳动、尊严生活,他终于过上几代矿工向往的生活。智能化让“采煤不见人”在柴里煤矿日渐成为现实。
查看故障日志、定位故障位置、更换损坏传感器、调整工程设置……不到5分钟,困扰工友许久的18号支架总线故障就被张鹏三下五除二解决了。“以前这些复杂难测故障,只能让厂家派人到矿处理,需要四五个小时路程,有时会影响产量。而现在张工只需动个‘微创’手术就手到病除,第一时间恢复有效生产。智能装备工程师果然名不虚传。”在一旁的工友感叹道。
伴随采煤工人从劳动者变成技术“指挥官”,枣矿集团近两年又新添了一个工种:智能装备工程师。负责设备检修的张鹏被聘为首批智能装备工程师。他是大学毕业就进入综采工区的“矿三代”,他说,从智能化设备操作、应用到设备维修、检测,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繁杂问题。
“前几年,没有人愿意到煤矿工作,现在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井下技术岗位成了‘香饽饽’。”张鹏说。
为畅通大学生、高技能工人的成长通道,培养适应自动化、智能化生产的高端专业人才,枣矿推行了“三通道十二级台阶”选人用人模式,为张鹏们打通了“海阔凭鱼跃”的上升路径。“矿上把我们作为专家型人才重点培养,收入能达到平均水平的1.4倍至1.8倍。眼下,柴里煤矿竞聘智能装备工程师岗位非常火爆,选取率为20∶1,大家都在抢着端技术饭碗。”张鹏说。
除了智能化工作面,他们还在工作面建设了乳化液直供系统,在地面建设了乳化液自动配比站,单班减少维修工3人,压缩用水量52%;打造了矿井首条岩巷综掘快速掘进线和集团公司首个集语音播报、数据分析、预警提醒等功能于一体的机运专业自动化智能平台,改造完成了地面环形车场,推行专用集装箱流程化运输;应用主扇风机自动在线精准加油润滑装置,建立集人脸识别、职工电子标签、高清视频设备、读卡器等于一体的通防仪器智能发放系统;建成了井上下综合自动化系统设置三级架构控制模式,增加了操作级语音播报、视频同步显示、强化数据分析及远方协同辅助等功能。
工作中,职工普遍感受到工作时间更短了、劳动强度更小了、安全生产更有保障了。
如今,随着矿井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,职工培训力度不断加大,职工收入越来越高,从井下到井上,职工们很庆幸赶上了好年代,更想着要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。
尊龙注册平台的版权所有©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
technical supported by:中化明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